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長河

關燈
命運長河並沒有固定的流向,但可以看清不同的分支。

大概人生主要也就30年,25歲前在學習,之後三個十年,第一個十年闖蕩,第二個十年豐收,第三個十三收尾,可以考慮規劃退休的日子了。55歲後還能活多久,就看天命了,運氣好,說不定還能多看半個世紀的小說。一般戀愛結婚養孩子,也就在這三十年內完成。

少年和老頭,其實都是一種生命的形態,如果不執著於凡俗,其實真的可以無壽者相。人生的目的不同,大概選擇的命運也不同。

比如尋找刺激的,去創業,或者尋找安穩的,去打工。

也有想思索生命本身的,以經營自身健康和思維世界為側重。

比如結合3D打印和機器人芯片,做點兒童智能玩具,總比樂高逼格要高,同樣是打工,總是容易生存一些,競爭少嘛,若有足夠市場,大概玩到我退休,也足夠了。原也簡單,多少人其實就是一個小店養活一家老小。技術細節上也簡單,基本上多泡泡CSDN就可以了。工藝上基本全自動,能用電腦畫出來,機器就能刻出來。

只是如同太極張三豐裏的詞,無根無塵,萬法自然。比如通宵的碼字,就算賺到些錢,這樣不自然的生活,垮了身體,又有什麽意義呢?

有的文人以文學為理想,只是文學其實只是一種故事而已。諸如莫言,亦只是講一段歷史而已。

而很多快餐文學,更只是一種無意義的思維流水作業。

大概看到人生原是短暫,生命原是簡單,看清了命運的軌跡,倒有了一種道士般的淡然。

其實有限的生命,若能做成一二件事,也就夠了。

只是追趕真實的智慧,原是一種充實,若是馬克思,牛頓,愛因斯坦來到時代,看到無數知識在網上唾手可得可是年輕人大多視而不見,該多麽驚喜多麽瘋狂多麽恨其不爭。

少年***曾說,財色兩端看不破,其人不足道也。其實《人民的名義》裏的眾生相,亦不過大點的池子裏的枷鎖。只是若困守一個小店,何嘗不是更小的枷鎖。

所謂工作,就是日覆一日的重覆和忍耐。大概這也就是我作為小民的命運吧

大概如同魯迅在民初的紹興所見的時代,人在不同的時代,做自己的簡單的事情。生活就如同穿鞋,舒服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,在最初焦慮的日子裏,我渴望的無非簡單的平靜罷了。現在的生活其實也是一種求仁得仁。

辛勤工作,開心讀書,仰不愧天,俯不愧地。可以觀大道,可以品蒼生。其實除了我自己,誰又能說這樣不是最好的生活呢?

就如同高跟鞋穿著華麗,可是我還是喜歡穿著舊拖鞋啪啪啪走在小區裏,輕松又自在。

小民的生活,原可以很簡單。

自1915年至1932年,孫祿堂前後撰寫出《形意拳學》、《八卦拳學》、《太極拳學》、《拳意述真》、《八卦劍學》、《八卦槍學》、《論拳術內外家之別》、《詳述形意、八卦、太極之原理》等重要專著和文章,影響極為深遠。

有人說孫祿堂的武神之名,大多是靠他碼字出來的名聲。歷史上他也沒什麽可以考據的戰績。不過不管怎麽樣,都是比較靠譜的真實資料,比什麽少林神功靠譜多了。有些下載了研究一下,沒事可以養身,真不行,拿來寫小說做素材也挺不錯的。

大概我自己有點像道士,悠悠的過自己的日子,其實也挺自在的。

不過什麽易筋經,十段錦,未必有第八套廣播體操有用。嗯,所以下載了第八套廣播體操MP3,每天做一次。真實歷史的易筋經其實就是和尚打坐累了,起來運動一下身體而已,還真的未必有國家體育專家綜合古今研究出來的廣播體操有用。

都說學機械的是個坑,基本熬資歷,等資格。

相對來說,碼農強的多。基本H5+CSS3+JS就夠飯吃。若能會點雲端和PHP,就是比較專業了。

然則總想著找點有趣的事情做,就如同小時候想用積木造東西玩一樣。

機械+電子+自動化+AI,深挖下去大概可以玩很多年。也是未來的趨勢。

比如前端技術,三年一變,你又能玩多少年呢,而且吃的青春飯。

相對於覆雜的人際,更習慣於玩一些簡單的技術。

碼字純粹是自己看懂了怎麽寫,有時間也想寫點自己真正覺得想寫的東西,和世界分享自己的腦洞。

既能接意識本質,又能接機器人共產主義人道未來,大概是比較適合我的道路。而且有慕課公開課,學起來也容易。最重要的是,這個無聊又無趣的世界,總算有個目標有點事情可以讓自己打發時間,又可以滿足生活資本的需要,何樂而不為呢。

這個世界很小很無聊,大概做技術宅是最容易的生存方式了。這個無聊的世界,怎麽打發餘生,這是個難題。

天朝其實不缺人才,在貓眼看人或者關天茶舍,有不少以再世馬克思自認的民科,自己推導出一套覆雜的理論體系。

作為蕓蕓眾生的一員,我未必比誰高明,然則亦不甘人後,大概也是這個時代的特色吧。

就如同這無意義的碼字,大概僅僅是尋找一種存在的感覺罷了,又或者尋找的是一種意義或者說價值。

又或者說其實就是想做自己覺得有意思的事情罷了

人類追求的終極夢想是永生,只是假如我有一個包括神經結構一模一樣的克隆,延續我的生命,我自己還是死了,那算不算永生呢?又或者我這一刻睡了,下一刻醒來還是原來的我嗎?

假如我的意義就是信念,思維和意識的延續,那麽原來的我是否存在,又有什麽關系呢?又或者代表我意識的部分信息傳遞下去,那是不是就代表我部分的永生了呢?

人類求名,求利,求子孫,其實都是作為短命種對永恒的無奈掙紮,但是否真有意義,那就見仁見智了,說到底,意義這種東西是唯心的,自己覺得有意義那就有意義。說到底,大多普通人一身浮沈,如同躲在前人造好的港口內。而孤帆出海,直面真實寂寞。所求的,也無非是那種真實的執念和感覺罷了

人有欲望,有需要,所以才有動機,才有行為,世界才會運作。假如人對世界沒有欲望,沒有需求,也就沒有了行為的動機。

比如美醜高矮,本質上不過肉身的表象,得失之間,其實也很難說有什麽意義。就如同一個牌局,看清了底牌不外如是,也就失去興趣。又如同社會的底牌,名啊利啊,得失之間無非老套的游戲。如果對欲望和利益都失去需求,其實自己一個人也就過的很好,只需要最基本的生活資料。

其實一直在尋求一種值得全身心投入的意義,或如馬克思,或如愛因斯坦。只是現實的工作,或者碼字,總是沒有這種終極意義。

又或者一種世事沈浮的工作,比如陪酒的銷售員,人總會以一些理由,或者家庭,或者欲望,來驅使自己做這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。可是如果沒有這種動機,我為什麽要做這些讓自己不開心的事情。

誠然我需要基本的生活資料,然則若能尋找到一份有深層意義的專註工作,大概獲得生活資料總是不難的。既然我對社會沒有需求,社會也就無法約束我的自由。這樣的覺悟下,自己倒和和尚道士差不多,所謂無欲無求心之主的境界,就是如此吧

看了看以前買的2012年程序員雜志合訂本,也不知道是不是時代的進步,裏面的東西大多能看的有數,這樣想,其實我也算是個行內人了?想了想,去雜志雲訂了三年的《程序員》《生命科學》《經濟學家》雜志,大概我這種性格實在適合做技術宅,有東西學不以為苦,反而覺得有事情做充實。若三年看完,我大概也差不多可以算個行家了吧

其實很多事,都是一種習慣,比如看小說,比如散步,比如碼字,形成了習慣,日積月累,就非常可怕了。所以小說書荒了是很無奈的事情,是一種習慣的終結。必須找到另一種習慣的替代品。大概一種雜志,是一種習慣,也是一種環境,可以讓你慢慢不知不覺,轉化為另一種生活。

大概也做不了什麽專家學者,基本就是本科水平看得懂專業期刊的水平,有沒有用,兩說,但確實感興趣。

信息,經濟,生物,其實都是圍繞永恒的本質而在一起,如果時間夠的話,也許可以讀讀偏技術的MBA。可惜年紀有些大了,國內幾乎不招這麽大的學生,讀出了也未必有用。

就當看小說好了。以後的事情,誰知道呢,最低程度,也能拿來寫小說。倒如同練功夫一樣,別有充實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